陪診師并不是今天才誕生的職業。早在十幾年前,不少醫院為了改善病患的就醫體驗,就曾在醫院內設立過類似“陪診員”的崗位。到了2015年左右,隨著互聯網醫療平臺的興起,除了推出線上掛號、醫生問診等服務,一些平臺也推出了陪診服務。
數據顯示,2021年,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84.7億,居民平均就診6.0次。如今,由于就醫需求多、頻次較高等特點繼續保持,陪診服務也獲得茁壯成長的良土沃壤。來自2021年電商平臺的搜索數據表明,提供陪診服務的店鋪已超過500家。
目前,不僅很多城市可以進行國內各大醫院的陪診,一些公司還設置了境外陪診,為有出境求醫的病患提供服務。
并且,隨著互聯網基建的廣泛應用,APP、小程序、公眾號已成為陪診服務的主要通道,在公眾號或微信小程序搜索陪診,就可通過預約的方式,獲取相應的陪診服務。
那么,陪診師都做些什么?從工作內容看,目前主要包括,“在醫院幫人掛號、代取藥品和報告、陪伴看病問診、陪伴做檢查、結算收費”等,基本涉及一個患者去醫院看病的整個過程。
所花的時間,既有兩三個小時的單程陪診,也有一些長期病患在院的全天陪診??傮w來說,陪診師要承擔的是一個類似“親屬或好友陪看病”的角色,不僅在時間上要從“進醫院到出醫院”,在功能上也要做各種執行。
從陪診的收費看,既有按小時計價,也有按半天或一天來核算。具體價格上,有每小時幾十元或百元左右的陪診師,也有半天收費在200元左右,全天8個小時收費大約300元的服務。有一些價格較高的,則從兩百多去到上千元不等。
不同的價格,對應著不同的區域即一定的經濟發展水平,或不同病患的消費能力。而作為“販賣時間的人”,由于每次陪診需要付出的體力、精力、難度的不同,陪診師也會從具體工作量的角度衡量并與客戶磋商相應的價格。
那么,都是些怎樣的群體在做陪診師?從公開報道的抽樣看,從業者既有從之前美容業轉型的90后,也有這兩年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。還有的則是四十多歲從曾經的行政崗、銷售崗轉型出來兼職做陪診的人員,以女性居多。當前,既有幾人規模的小創業團體在攬單,也有一些健康科技公司在做平臺型創業。
從服務的客群來看,購買陪診的主力雖以年輕人為主,但陪診服務的受眾覆蓋了老人、兒童、孕婦、獨居青年、異地就醫患者等多類群體。這些不同的群體,在選擇陪診師的傾向性上,也更喜歡女性。
我要陪診(留言后專人第一時間快速對接)
已有 1826 客戶通過我們找到了陪診服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