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醫院像是個迷宮,掛號、就診、檢查、取結果、取藥、繳費都分散在醫院不同的地方,一個健康的成年人有時候在醫院都會被搞得暈頭轉向,更何況老人。而且目前很多醫院采取網上預約掛號,一些中老年人弄不明白網上掛號如何操作,跑到醫院發現已經沒號了,白跑一趟?!秉S先生介紹,因此陪診服務主要面向6類人群:老人、孕婦、嬰幼兒、白領、傷殘、異地。
據介紹,目前異地就醫、老人就醫是需求比較大的兩類人群。由于陪診人員對醫院更加熟悉,可以大大縮短就醫時間,提高就診效率,解決了患者“就醫難”的痛點。
做醫院陪診都需要什么條件呢?健康時報記者咨詢了多家陪診機構,目前從事陪診職業的有護士、健康管理師及普通人。記者了解到,目前這個從事醫院陪診并沒有太多門檻限制,只要溝通能力好,就可以勝任。陪診機構也會根據患者的情況分配陪診人員,如果病情嚴重、復雜,則需要具備醫療工作經驗的陪診人員。
一位業內人士介紹,目前醫院陪診還屬于新型職業,沒有具體的從業規范,公立醫院對這些商業服務的介入比較敏感;患者對這個職業的了解也很少,并且一些代掛號的服務會讓患者誤以為是黃牛。面對這些質疑,黃先生告訴記者:與黃牛用不正當競爭的方式刷號、囤號、暴利加價不同,陪診服務的代掛號的掛號渠道與其他患者相同,區別就是他們更了解醫院的放號時間和規則,并且會安排專門的人員盯守,收費也相對合理。由于醫療服務涉及個人隱私,因此建立患者的信任是第一步。
一些初創的陪診公司表示,運營時間長一些的,有客戶積累的陪診公司,陪診人員月薪大概在1萬元左右,這個職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。
早在年,陪診市場已經悄然興起,并且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,:e陪診于年獲得1000萬天使輪融資、貼心小護于年5月獲得500萬天使輪融資……但如今,這些公司已銷聲匿跡,查不到相關的信息。
“這次職業陪診上熱搜,對我們從事陪診工作的是件好事”,業內人士告訴記者,其實對于陪診的潛在需求很大,但是由于目前患者的不了解、不信任,需求和服務是處于割裂的狀態的?!半m然之前就有資本注入,其實還處于發展初期,尚未形成行業”。
隨著社會發展,異地養老、獨居生活等現象將會越來越普遍,陪診服務未來可以發揮的空間將越來越大。
我要陪診(留言后專人第一時間快速對接)
已有 1826 客戶通過我們找到了陪診服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