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常人每天排出糞便的平均重量為150-200克左右,含水量60%-80%。糞便成形,色呈褐黃,外附少量粘液。一般每日排便一次,也有2-3次,或2-3日一次,只要性狀和總量正常,都是正常生理范圍。
腹瀉是指排便次數明顯超過平日習慣的頻率,一日大于3次,排便量多,超過200克每日,質稀薄或水樣便,含水量超過85%,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見膿血、粘液,氣味酸臭等。
腹瀉頻繁會喪失大量電解質,如鈉鉀鈣鎂等,出現脫水,電解質紊亂,出現酸堿中毒。長期腹瀉引起營養不良,維生素缺乏、貧血,降低身體抵抗力等。
腹瀉常見發病原因:
感染:各種細菌,真菌,病毒,原蟲及蠕蟲類寄生蟲等,經口腔進入消化道。
胃腸道炎癥和腫瘤;
脂肪消化吸收功能障礙;神經體液系統功能失調。
處理原則如下:
急性腹瀉暫時禁食。腸道休息。必要時靜脈輸液,補充能量,維持水和電解質平衡。
清淡流質飲食,米湯,薄面湯,番茄汁,菜湯等,以咸為主。禁牛奶,蔗糖等
慢性腹瀉,烹飪以蒸、煮為主,富含蛋白質如瘦肉,雞,蝦,魚,豆制品等少量多餐。禁煎炸、爆炒。粗纖維菜也要少吃。
艾灸可以輔助治療腹瀉,尤其是脾胃虧虛引起的慢性腹瀉。沒有器質性病變的慢性腹瀉適合隔姜灸神闕穴。
我要陪診(留言后專人第一時間快速對接)
已有 1826 客戶通過我們找到了陪診服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