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許多人眼中,陪診師是一份用時間換取金錢的工作,只要有耐心、愛心就行,剛畢業的00后瓦薩就是其中一位。正待業的她暫時沒找到心儀的工作,便把目光轉向了兼職陪診師?!拔艺J為自己比較有耐心,平常情緒穩定,現在是智能化時代,很多年輕人工作沒時間陪父母看病,感覺這份工作很有前景?!蓖咚_說。
然而現實遠比想象骨感,從全職媽媽轉行陪診師的萬霖就深有體會。之所以選擇陪診師,是源于她的親身體驗。因為丈夫工作忙,懷孕時她幾乎都是獨自去醫院產檢,“看著旁邊的孕婦有人陪著就會羨慕,哪怕有個人說說話也是好的?!庇谑?021年底生產后不久,萬霖就開始著手做陪診師的相關準備。
開始并不難,疫情增加了出行的限制,也使陪診需求多了起來。對萬霖而言,最大的困難還是來自于不被理解?!昂芏嗳硕家詾榕阍\師和黃牛沒什么區別,一聽到不能代掛號也掛不到專家號的時候,對方就不說話了?!比f霖說。
盡管如此,她還是想扮演好陪診師的角色,“就像現在流行的劇本殺游戲一樣,我會進入不同的人在某一階段的人生劇本,我需要認真扮演好我的角色,盡力讓顧客獲得最好的就醫體驗?!?/p>
本刊記者采訪的幾位陪診師都認為,扮演好這個角色有一個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和患者像朋友、親人一樣相處,盡量讓對方忘記陪在身旁的是一個陪診師。
門診等待時,萬霖總是耐心傾聽老人們的家長里短,言語間她也能感受到溫暖和力量。曾是臨床護士的周琦更容易感知到患者的不安和恐慌,“懂得做一個傾聽者,也是患者最需要的陪診服務之一?!彼f。
一位來自海南的患者腸癌復發后想來廣州求醫,但老人年紀較大,女兒不敢貿然帶父親異地就醫,于是在網上找到了周琦,詳細說明父親的情況。正好周琦知道有位教授十分擅長此類疾病,她便整理好醫生的資料、患者就診須知、掛號時間等信息發送給患者女兒,又提醒她需要準備哪些資料以便醫生判斷病情。
多次溝通協調后,父女倆前往廣州,周琦全程陪同?,F在患者已經能獨自來廣州復診,但每次還是請周琦陪同?!叭〉没颊叩男湃?,能讓一個家庭安心?!敝茜f。
盡管每一位陪診師都強調這份工作需要責任感和耐心,但不可否認的是,這個行業尚未有規范的職業準則,從業者良莠不齊,想找到一個專業且有責任感和耐心的陪診師全憑運氣。
對此小凡深有體會,不久前她因為陳舊性撕脫骨折需復診拍攝更詳細的CT,掛上號后她在網上找到一位陪診師,約好第二天早晨7點半在醫院門口見,可陪診師遲到了近半個小時。小凡只好先租一把共享輪椅,提前進入醫院等待。
“在醫院里他主要是推著我看醫生拍片子,繳費之類的我都在手機上操作,不需要幫忙?!爆F在回想整個過程,小凡覺得其實自己一個人也能搞定,“感覺他就是公事公辦,雖然這也沒什么錯,但對我幫助并不大?!毙》舱f。
小凡的經歷只是陪診的一個縮影,我們不可否認專業認真且負責的陪診師大有人在,但也不能忽略依舊有人以陪診師之名收取高額費用,卻未能給予患者真正的幫助與撫慰。
鋼筋水泥鑄就的醫院也許冰冷,但在里面行走的都是有血有肉的人。作為一個新興職業,陪診師的存在是否必要,時間和市場會給出答案。而正處于不同人生劇本中的陪診師們,希望能真誠入戲,扮演好患者需要的那個角色。
我要陪診(留言后專人第一時間快速對接)
已有 1826 客戶通過我們找到了陪診服務